前几天,有朋友疑惑地问我:“在黔西,建个50平的肉类冷冻库,预算控制在8万,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说实话,我也惊到了自己——这个价格摆到同行面前,通常会被质疑是“纸上谈兵”或者“偷工减料”。然而,黔西冷冻库项目让我不得不自豪地表示,这次,我们真的不是开玩笑。
在当地特有的肉类产业背景下,这座50平方米的冷冻库,我设计的核心是“性价比至上,细节死磕到底”。你或许想问,这“性价比”三个字,到底藏了什么玄机?
举个实在的例子:选用谷轮压缩机,配合智能温控系统,整体设备成本精细控制,制冷效率反倒比那些花大钱盲目追求进口高端设备的库房还要高上一截。更何况,8万的预算还包括了高密度聚氨酯保温板,保温效果如同给库房穿了件“羽绒服”,冷气出不去,热气进不来,一切刚刚好。
毕节黔西的气候湿热,对肉类保鲜挑战极大,而我偏偏喜欢这种“与天斗、与地斗”的感觉。还记得上次帮朋友老杨家的库房施工时,本地的夏天又闷又潮,很多同行都栽了跟头,我却用了一套特殊的干燥除霜技术,死磕了半个月,结果库里连一点霜花都没见着,让老杨乐得合不拢嘴,至今还四处跟人夸我。
读到这儿的你,也许还在疑惑:价格这么低的库房,能用多久?别担心,我从业十几年,光靠低价和花活儿,早就饿死了。要的是在合理预算下,真正保障用户的实用性和长效性——这才叫专业。
你觉得,黔西8万块的肉类冷库,是赚还是赔呢?